我國科學儀器市場潛力巨大需求旺盛
日期:2022-01-27 | 人氣:
在我國“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總體要求下,不久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啟動一批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項目,激發涌現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
在此背景下,不少專家認為,我國將更加重視發展制造業。北京高精尖科技開發院院長汪斌表示,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從根本上決定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暢通國內大循環,必須始終高度重視發展壯大實體經濟,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促進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等高端要素向實體經濟匯聚,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把工業經濟比作一條龍的話,儀器儀表行業就是龍之眼?!敝袊鴥x器儀表行業協會副理事長毛磊如是說。儀器儀表產業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更是科研、生產所需的重大、關鍵設備。
我國科學儀器市場潛力巨大,儀器需求十分旺盛。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科研固定資產投資當中儀器設備采購費用約占 60%,科研經費投入當中儀器采購費用約占 25%。據海關有關數據統計,每年我國從國外引進儀器費用在 800 億元左右,并逐年增長。
而根據經驗,儀器的使用時間通常只占其整個使用壽命的 30%,其余 70%的時間是被閑置的,加上技術更新因素,儀器的實際使用壽命越來越短。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儀器昂貴的購置價格。同時,由于儀器的精密性且易于損壞,其日常維護需要大量的顯性和隱性投入,包括計量校準費用、維修費用、升級費用、管理成本、倉儲成本、保險費用,以及由于儀器校準或維修造成研發、生產停頓帶來的損失等。
另一方面,電子測量儀器種類眾多、應用技術復雜,科研人員對于電子測量儀器在選型定型、優化配置及場景搭建、高效使用等方面普遍存在選型時效率不高、使用時技術匱乏的問題。
2022 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正式施行。該法案規定,要求科研單位和企事業單位完善科學技術人員管理,簡化管理流程,減輕科研人員在項目申報、材料報送、經費報銷等方面的負擔,保障科研時間。
為助力企業降低商務和測試成本,提高科研人員工作效率和測試效果,一些可提供電子測量儀器銷售、租賃、系統集成及維保等相關服務的綜合服務商應運而生。這些儀器綜合服務可滿足客戶臨時、中短期的儀器需求,客戶只為其使用時間付費,卻可獲得測試儀器選型定型、測試方案及場景搭建、儀器使用及維保等一系列綜合服務,幫助科研人員高效研發,大大縮減了時間成本。同時測試儀器資源也在全社會范圍內進行了優化配置,具有十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我國測試儀器綜合服務行業經過多年發展,在汲取了國際上成熟服務業務模式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除租賃、銷售業務以外,還涵蓋測試服務方案、設備資源儲備及管理、系統集成場景搭建等方面,更加符合我國科研需求的圍繞測試儀器全生命周期的綜合服務模式。
目前,測試儀器綜合服務行業前景良好,也吸引了眾多企業競相進入,但由于技術經驗、設備資源、供應鏈等多方面因素形成的行業特有壁壘。未來,伴隨國家出臺政策大力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下游應用領域的加速發展對上游測試儀器的需求量必將出現極大擴張,我國儀器儀表綜合服務行業或迎發展爆發期,行業競爭也將加速測試服務在技術、人員、方案等方面的提升和完善,這也將對我國科技事業高質量穩健發展形成良好助力。